奇瑞新能源销量增279% 尹同跃目标超行业10倍增长
发布日期:2024-06-18 10:06 来源:爱卡汽车

奇瑞新能源销量增279 尹同跃目标超行业10倍增长-图1

       都说这两年中国汽车行业卷上天,连一向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也打起了价格战,甚至有经销商推出了“买一辆、送一辆”的促销活动,优惠力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面对空前的市场竞争,奇瑞集团逆势而上,今年1-5月销售新车900,209辆,同比增长51%;整车出口435,124辆,同比增长31%,继续保持中国汽车第一。相当于每出口3辆乘用车,就有1辆来自奇瑞。

       与此同时,奇瑞还正在兑现新能源销量“不再客气”的承诺。5月份,奇瑞集团销售新能源车42,733辆,同比劲增279.3%,这是奇瑞新能源单月销量首次突破4万辆大关。此前,奇瑞立下了要在今年6月进入新能源销量前三的目标。

       主机厂和汽车媒体,虽然身处两个截然不同的赛道,但对于公司治理的方式方法却是相通的。为了学习奇瑞先进的经营理念,我专程赶赴安徽芜湖,与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进行了深入地沟通。

 

       1、逆势而上,2024年销量目标增速达行业10倍

       鉴于目前国内外的市场环境格外错综复杂,奇瑞对于今年销量目标的制定也非常谨慎。据尹同跃透露,国家相关分析机构此前预测今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会有3.7%的增长,后来调整到增长1.7%。奇瑞按照2%算,我们希望今年能达到国家行业增幅的10倍,能有20%的增长。

       相比于很多中国车企和媒体追求对数量的排名,奇瑞更侧重于对品牌的追求。尹同跃特别用跑车制造商保时捷举例:保时捷(每年)能卖多少台车呢?但是大家都很接受它,它对社会的价值、对政府的价值、对企业本身的价值很大。

    “我们希望企业本身要更有内涵。中国人普遍有个误区,追求多少强,实际上是追求多少大。强是品牌强,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创新的能力强,这才是真正的强。”

       2、希望成为所有技术的领头羊,把品牌做实、做强

       1962年生人的尹同跃,骨子里保持着上一代人非常节俭的生活方式:短途出差一律选择火车二等座,长途需要坐飞机的就买经济舱。有个流传至今的段子是,尹总有次出差,随从人员知道他节俭,特意定了一间四星级的酒店,尹同跃为此还发了一顿火,后来自己去住了快捷酒店。

       在外人看来,他绝对是个“抠门的老板”。

       尹同跃的消费观,也代表了整个奇瑞的价值观——“小草房精神”,艰苦朴素,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不久前举行的风云T9上市发布会上,奇瑞汽车常务副总张国忠也谈到了奇瑞的“抠门”,他表示:奇瑞在非技术投入上是一个抠门的公司,但在技术研发上,奇瑞舍得花钱,不计成本!

       尹同跃私下告诉我,他希望奇瑞能够在任何一项技术上都做领头羊,奇瑞血液里流淌着对技术的执着。说白了就是,不服输!

    “早期在别人不敢碰发动机的时候,奇瑞把发动机做到国内行业第一,现在我们争取做到全球行业第一。奇瑞要拿出研发发动机的劲头和做法,同样能把电池、电池包、BMS和电驱做到最高水平。在智舱智驾方面的技术原理也是一样的,我们都有信心能做到最好。”

奇瑞新能源销量增279 尹同跃目标超行业10倍增长-图1

        2024是奇瑞全面发力混动的元年,奇瑞、捷途品牌分别推出了风云和山海两个产品序列,几乎每个月都有新车上市。尹同跃认为,奇瑞之所以能在混动技术上保持业内领先,核心是发动机强,包括增程的基础也是发动机。发动机可以让纯粹的油车、插混和增程都得到很好的优势发挥。

奇瑞新能源销量增279 尹同跃目标超行业10倍增长-图2

       尹同跃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处事非常务实。对于公司存在的问题,他也直言不讳:“星纪元ET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因为奇瑞品牌目前的状态是靠性价比,所以我们都是和它的零售价两倍或者三倍以上的产品对标,比质量、比性能、比功能、比配置,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我们品牌不强,所以只能是以别人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价格进行销售。”

对话奇瑞尹同跃 目标2024年销量超行业10倍增长-图1

   “现在奇瑞需要借助一些过度的技术和性能,来支持我们品牌向上。还有客户性质,就是让大家能接受你、承认你。”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品牌也在不断突破价格天花板,像比亚迪仰望、广汽埃安昊铂,部分车型售价已经来到百万级。

我问尹同跃,奇瑞是否考虑推出一个更高价位的新品牌?他回复道:奇瑞要把塔尖做高,要逐步的把它垒上去。我们还是希望让星途、智界这两个高端品牌往上走。能不能做到20万以上,或者做到30万以上,做到40万以上。奇瑞要一步一步往上走,也不敢步子迈得太快,也不希望成立更多的品牌,就把现有的品牌做实。

       3、体系建设+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突围欧美市场

       在国内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情况下,整车出口成为了中国品牌新的销量增长点。作为中国汽车“出海”的探路者和典型代表,奇瑞集团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收获了近380万的海外用户。在尹同跃眼中,中国人习惯于从国内看国外,奇瑞希望中国企业能够从国外看中国。

    “奇瑞现在从量上面,已经不算太少了。但是中国出口还是刚起步,我们占的比重也相对大一点,所以这不能说明什么。”

       尹同跃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在品牌向上的基础上,真正让奇瑞的产品占领全球特别发达的市场。

奇瑞新能源销量增279 尹同跃目标超行业10倍增长-图3

       对于如何突破西欧高线市场,尹同跃表示要保证体系建设、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建设。此外像环境的可持续技术,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一定的盈利能力都是必要的。国外很多政府强调可持续,奇瑞也希望中国更多的企业有可持续的发展。

       对于纯电动汽车在欧洲滞销的问题,尹同跃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欧洲的基础设施还非常不完整,特别是充电的基础设施。欧洲的油价和电价差异很小,所以欧洲在使用成本降低方面对客户没有吸引力。前一阵欧洲政府推出了一些新能源车补贴,使新能源增幅比较快。这两年有所退坡,跟它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使用成本没有明显降低有很大的关系。

    “奇瑞的产品已经在多个国家开始销售,欧洲的客户需求和中国差异很大。”

       特别是新能源车,因为价格波动比较大,很多的大客户采购之后资产缩水。因为欧洲的租车占比太大,占了一半以上甚至到70%,导致很多租车公司会放弃新能源这一块,对普通的零售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认为油车在欧洲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油车的基础上是混动(HEV),插电混动(PHEV)也需要基础设施,反而他们觉得混动(HEV)更适合主流,此外增程技术在欧洲也正在被接受。所以我们到欧洲去,也是在沿用宝马的动力策略,一款车有不同的动力技术路线的选择。”尹同跃说。

     【总结】

       27年如一日的技术打磨与沉淀,造就了奇瑞“理工男”的品牌形象。如今,“技术奇瑞”终于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时刻,不仅获得了国内市场的认可,更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多个国家。真正被市场眷顾的,从来都不是靠运气,奇瑞未来在全球汽车行业中的地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