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线上召开4月份的例行发布会。在提到扩大内需时,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重点是积极稳定汽车、家电等居民传统大宗消费。
在近段时间,商务部、工信部、司法部等中央部委纷纷喊话或施行刺激性政策,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出台并落地相应刺激措施。目前,广州、佛山、长沙、湘潭、南京、北京等多地已经相继出台了新车补贴或旧车报废置换补贴的政策鼓励汽车消费。
除此以外,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更是直接地放宽了指标。已经增加了新增指标。 其中,广州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共增加投放中小客车增量指标10万个;深圳自2019年至2020年期间,共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8万个;海南则在在2019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全面放开新能源小客车增量指标申请资格条件和数量;杭州也将在2020年,一次性增加2万个小客车新增指标。
以下为现场文字版实录:
问题:全球疫情“大流行”对世界经济影响正在进一步深化,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空前挑战。刚才严司长介绍,将进一步出台政策稳定经济运行,能否告诉我们有哪些重点措施?
严鹏程:谢谢您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我刚才已经谈到,为应对疫情影响,前一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保基本、稳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当前国际疫情“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已经研究决定,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并明确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并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按程序推动一揽子宏观政策出台落地,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复产达产。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畅通经济循环,这是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前提。要针对当前复产达产面临的难点堵点,抓紧落实调整完善后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加快清理取消不合时宜的临时管制措施和各项不合理规定。要切实发挥大项目、大企业的牵引作用,着力支持点多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商复市,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二是抓宏观政策对冲。重点是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主要是: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大对保基层运转的支持力度,加大补短板重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抗疫稳定的支持;通过降准、降息、再贷款等多种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在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三是抓扩大内需。在外需受阻的情况下,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支撑。我刚才已经谈到,我国拥有14亿人的大市场,蕴含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在促进消费方面,重点是积极稳定汽车、家电等居民传统大宗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同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和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新需求,大力培育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数字消费、智能消费、康养消费等新兴消费增长点,推动线上消费乘势成长,促进线下消费加快回补。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重点是聚焦短板领域特别是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加快公共卫生防控和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四是抓企业帮扶。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是经济的活力源泉、就业的主力军,当前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集中体现在对企业的影响上。我们将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突出困难,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牵引、以提高企业发展能力为目标,在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援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进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率、信用贷款占比,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帮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稳住经营。全力促进外贸外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国际物流畅通,帮助企业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大力支持和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帮助渡过难关。同时,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积极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
五是抓就业民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脱贫攻坚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实施好援企稳岗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促进新业态发展和灵活就业;拓宽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要充分考虑疫情冲击,将受影响的困难群众按规定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和就业援助范围。
我国宏观政策空间十分充足。我们将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根据全球疫情变化和我经济运行情况,适时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完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