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对于驾培行业的意义与现状情况
发布日期:2020-04-28 21:04 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

牛文江

2020年4月23日,国交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文江在“疫情下的驾培行业应对措施及发展趋势分析”云端论坛上作出精彩演讲,整理后内容如下,现分享给大家。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88号) 要求,根据《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16〕50号)及交通运输部驾驶员培训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分工安排,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承担了《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技术规范》修订、省级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全国驾驶培训数据交换与服务平台建设以及与公安部考试预约系统对接技术支持工作。

一、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驾驶员培训学时监管是落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与考试大纲》的基本手段,是培养安全文明驾驶员的根本保障,是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和培训质量的先决条件,正视驾驶培训行业中的现存问题,严格学时管理,严格统一监管尺度是确保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

       一是完成计时培训系统技术规范修订工作。紧密结合驾驶培训考试制度改革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从信息化顶层设计出发,按照“监管分离、规范市场;软件升级、硬件兼容”的原则,完成了《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技术规范》及《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终端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并于2016年5月12日正式公告(交通运输部2016年第17号公告)。



       二是自主研发省级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为加快各地建设步伐,我中心自行投资,完成了省级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V1.0版,经过3年的实践,现已升级到V3.0版本。目前,为四川、内蒙、江西等省提供使用。截止目前,我中心累计投入800多万,根据各省需求提供了相应的个性功能升级。



       三是完成全国驾驶培训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完成了全国驾驶培训数据交换与服务平台架构设计,实现了全国驾培机构、教练车、教练员及计时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的统一编码管理功能。完成了与省级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功能模块的开发与数据交换接口测试及压力测试工作,细化了学员学时审核规则,完善了教练员同时带教、不在培训场地内培训、非本人培训检测等功能。为保障《教学大纲》的学时要求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全国联网工作奠定基础。

       2019年,全国除吉林、西藏外30个省市(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建设了省级驾驶员培训监管系统,吉林省已将系统推广应用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全国平台共收到3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建设兵团)传输的驾驶员培训行业数据,累计收到驾培机构信息16557家,教练员信息72.6万人,培训车辆信息60.7万辆。2019年度年新增学员2987.1万人,年度结业21.5万人。

       截止2020年4月,实现与公安交管考试系统对接的省份包括:北京、辽宁、福建、海南、宁夏、重庆、江西、内蒙古、广东、黑龙江、河南、江苏、浙江、天津、甘肃、河北、上海共17个省市。

       其中:北京、辽宁、福建、海南、宁夏、重庆、江西、内蒙古共14个省份为省级层面系统对接,江苏、浙江为各地市级层面系统分别对接;天津、甘肃、河北向公安交管部门传输了数据,但公安部门并没有启用学时。

       上海与公安部门同步了学员学车报名信息,并形成了联动机制。此外,云南、湖南两省已启动与公安部门对接工作,山东日照通过本市数据中心平台与公安实现了市级数据共享。

二、学时应用的根源问题

       一是驾驶员培训行业处于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状态。在严重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在没有行业品牌效应的前提下。驾培机构面对行业成长增涨和激烈竞争,只能被动采取价格战等低级竞争手段应对,培行业陷入“越打价格战经营环境越差,市场越差越要降价谋生存”的怪圈。低价竞争势必带来学时的减少,培训质量的下降,当活都活不下去的时候,谁还会考虑培养安全文明驾驶员的初衷。

       二是满学时培训与应试教育难以在短期内调和。

       学时培训问题应属于社会现象,需从几方面说明:

       ——从驾培机构角度来看,在没有形成品牌化服务定价的情况下,价格成为市场竞争的唯一手段,且长期以来形成较为固定的市场规则。降价就要降成本,降成本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减少培训学时,减到什么程度合适,即减到学员基本能够通过考试为准。

       ——从学员学车角度来看,大多数学员学车仍是以能够尽快通过考试为主,而非熟练掌握驾驶技能为目标,多学一个学时就有时间成本。“拿证后,有时间再去练”这是大多数学员的真实想法。学员学车学时到什么程度,同样为能够通过考试为准。

       三是挂靠使得落实学时更加难上加难。长期以来,“挂靠合作经营”的方式在驾培行业极为常见,个别看似车辆规模很大的驾培机构,其车辆并非自有。经过多年的演变,挂靠教练员成了招生主体,驾培机构成为收管理费、场地使用费的主体,丧失了自主招生能力,丧失了企业管理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在以教练员为主体的培训过程中,教练员个体行为将更加关注自身成本支出,以尽快将学员能送出去(考出去)为目标,当在要求满学时,教练员指使、引导学员配合造假的情况非常普遍。

       四是驾培机构存在想计时难计时的矛盾思想。部分正规化办学的驾培机构非常愿意进行计时培训,按学时培训是杜绝低价竞争、规范市场行为、打击非法培训的基本保障手段。但目前,受到各地监管尺度不同的影响,迫于成本压力、学员流失压力,使得严格按学时培训难以实行,去年上海荣安驾校的亏损就是鲜活的案例。长期以往,驾培行业还将经历一个长期痛苦的供给侧改革过程。

       五是部分地区尚未开放的计时培训市场使驾培机构产生抵触。部分地区驾培机构仍然没有自主选择计时平台的权力,地方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招标入围,圈定了计时平台及终端的选择范围,利在于防止驾培机构自主选择可配合造假的计时厂家,弊在于收费偏高,服务无法保障,难以更换,一旦参与或配合造假更加严重,同时,对行管部门或协会产生的不信任和腐败现象的质疑,引起了一些驾培机构的抵触。

三、做好监管工作的建议

       一是键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教学大纲。驾驶技能是一项熟能生巧的技能,需要时间来沉淀,量变才能质量,落实教学大纲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因此,建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修订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学时管理要求,明确操作措施及相应的处罚方式,为建立学时监管体系提供政策依据。

       二是打造全国一盘棋,规范驾驶培训行为。驾驶员培训的社会化,学员学车的流动性要求学时管理必须全国一盘棋,建议一个监管系统、相同标准、相同尺度开展计时培训监管工作。这样驾培机构才能坚定信心,才能确保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否则将会出现类似部分地区学员流失的实际情况,再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地。

       三是求同存异,强化与公安交管理部门合作。从道路运输安全角度考虑,交通与公安部门有着共同的目标,可与公安交管部门进一步沟通数据共享范围及形式。建议实现与公安部门的总对总共享,即全国驾驶培训监管平台实现与公安考试系统的部级层面对接。

       四是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规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协会具有联系广泛、组织健全、人才荟萃等特点和优势,现代治理体系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建议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协调、服务的积极作用。全面掌握行业动态,有利于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五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行业问题经多年积累,在短期内改变学员、教练员的现有观念认识存在难度,建议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逐步要求,利用2年左右时间通过优胜劣汰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避免出现大规模学时造假,法不责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