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凡是行业或者规模稍大一些的企业都要谈文化。把自己所属的领域前面冠上文化的标签增光添彩。在我们参与过的很多活动中,在不少场合都听到过关于文化的演讲,这里有汽车文化、营地文化、俱乐部文化、甚至一些新兴的产业比如网约车等等也在寻找自己领域的文化之根。 通俗地说,“有文化”和“没文化”的评价本身就表达出来了阶层的差异。而文化本身在某种程度,某些发展阶段中也确实承担起来了提升产品溢价的功能。可惜的是,这些纯靠文化打幌子,没有真实产品竞争力的场景多数不能长久。 在我们的调研中,很多被强贴上文化外衣的旅游景区,一些没有基础的文化俱乐部都极难长期运营下去。有专业人士发出设问:当我们在谈论文化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说什么?想说什么? 答案不言自喻,说的还是经济效益,在很多项目上,设计、运营者简单地认为在项目上包裹上文化的外衣,就可以使之价值倍增。这样的“文化表演”在我们经济生活中屡见不鲜。 这种包裹着漂亮糖纸的文化,注定不能长久。因此又有学者指出,文化必须是有用,具备功能性的可能扎根到具体项目中使之生根成长起来的有机体。他们援引文化功能主义的理论。 这个理论由著名波兰学者马林诺夫斯基和英国的拉德克利夫·布朗提出。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其各部分通过文化联系为一整体。必须透过文化整体功能的考察,建立科学的社会人类学。一种文化现象的功能是指它们在一个大文化体系中所担任的角色,以及它们与其他文化因素共同维持这个文化体系为一个整体时所具有的联系。文化产生的原因是需要,完成其功能就是满足需要,因而要了解一种文化,就要对它作功能的研究,了解其由功能所凝结成的整体。每一文化因素都有其功能的贡献,如果一个文化因素不能满足需要,它就不能存在。 简单、有用的解释就是文化必须具备对今天有实用价值的部分。 再进一步说,在我们的消费领域,在很多行业中,我们要讲的文化需要是可以促进消费,甚至反复消费的动因。用文化的视角去塑造产品,必须带入到消费人群的文化需求中去,并且能够给他们以重复消费的理由,且融入到他们生活的某种生活节奏里。 举例说明,某景区因为条件限制,不能修建永久性的建筑,因此建设营地用于服务旅行者。景区的核心资源是一座小庙,这座庙供奉的是当地的民间传说中的掌管出海安全的神。景区一开始以海洋崇拜、海神文化作为宣传点,效果并不好。但经过专家考察、翻阅历史资料后发现,该神还有一项“神灵”就是可以点化掉小过失,通过某种简单的仪式,就可以让人们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小过失被他人遗忘。以此为传播点的内容,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后,给景区带去了不小的流量。并且在景区、营地的运维中还加入了很多人性化的措施,让该消费场景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达成了文化促进经营的目的。 我也常看到关于汽车文化方面的内容。总结起来多数说的是国外的汽车节日,汽车改装等等。讲现象的多,而真的说到文化,说到文化将会如何促进经营的极少。现象只能复制,很难给经营(比如产品销售)提供助力。那么到底汽车文化应该给经营带去什么样的助力?文化和汽车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又是什么? 简而言之,文化是一种自发活动背后的总结。被总结出来的文化,又会反作用于下一次的活动,强化被总结出来的属性。在这样的交互互动中,某种文化才会被固化下来,成为一个可以描绘的词语。比如老爷车文化、比如说改装车文化等等。 对于我们这个新兴的且快速发展汽车市场而言,很多活动都在展开,文化也在逐渐的塑造过程中,但关于属于我们自己的汽车文化、或者说专项到某一个点的汽车文化还是在极度缓慢的形成过程中。我们曾经希望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并不成功,比如在汽车俱乐部领域,国外的汽车俱乐部文化就很难落地到中国。 与此同时,在民间、在非盈利的区域性民间车友会依托厂商的资助也在逆向生长中。这种成长以商业发展为驱动,以企业的品牌塑造为目标,以活动为纽带,在展现消费人群活力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间塑造着企业的品牌文化。 这时候,有心人就能总结、把控住这种文化的话语权,为企业增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