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标准,才发展 | 分会举办《汽车俱乐部管理与服务规范》团标专家审查会
发布日期:2023-08-23 08:08 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

        标准的建立实施将指导、规范汽车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服务品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汽车俱乐部服务市场,促进行业管理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建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

图片

        8月21日下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举办《汽车俱乐部管理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标准》送审稿)团标专家审查会。会议在分会秘书长张士立的主持下召开,专家组成员参与研讨。

       从2016年起,在分会的领导下,团标制定小组就已经展开关于汽车俱乐部行业标准的前期调研。经过7年的努力,在深入了解汽车俱乐部行业整体发展状况,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的前提下,专家的核心成员几易其稿,最终达成目前进入行业专家组视野中的《标准》送审稿。

       在本次研讨会会上,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国家标准领域专家,汽车俱乐部行业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讨论。在长达4个多小时的研讨过程中,各领域专家逐条分析《标准》送审稿中的各个细节,逐句逐字抠内容细节,从各自专业领域,提出见解、观点、看法,通过激烈研讨,逐步达成共识。为《标准》在执行层面铺平道路。

图片

       研讨中,专家组对目前汽车俱乐部呈现的线上、线下,紧密、松散,专业、跨领域的各种模式进行的细致的分享,有效甄别,希望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俱乐部标准。《标准》需从各方的角度,保护作为汽车俱乐部经营主体的运营公司层面的利益同时以行业标准的形式,规范了汽车俱乐部应该在各种服务领域中对会员的措施。首次以行业标准的形式,让汽车俱乐部产业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标准》送审稿中,把目前汽车俱乐部所参与服务的各个领域进行有效甄别,在各专业领域引入国标、团标,同时对于相关专业标准未能涵盖的专属汽车俱乐部领域针对会员的服务标准进行细致的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化体系。

       面向汽车俱乐部的行业标准在国内、国际没有成型的参考依旧,本次《标准》起草小组只能靠长期调研、摸索的基础上,从零开始制定。这需要专家组成员熟悉现有的国家政策法规、了解当今中国汽车俱乐部行业现状,并以促进中国汽车俱乐部领域长久发展为目标绘制行业蓝图。

在研讨会上分会秘书长张士立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了今天,汽车俱乐部行业的标准必须要出了!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标准一方面是为了规范,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给企业更好的指导与服务。

       谈及长远发展,张士立说:只有当行业拥有了标准,执行了标准,才可能达成在标准化体系下的行业横向业务整合,甚至走出汽车俱乐部行业本身,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所有从业人员,也必须要以这种意识去了解、理解标准的制定。

       本次制定的行业标准,门槛并不会很高,为的是让行业多数企业可能达成标准要求。并在贯彻标准的过程中达成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本次《标准》的专家审查会议是团标发布之前的专业研讨活动之一,其后还会有面向俱乐部企业的意见征求,以及公示期,预计《汽车俱乐部管理与服务规范》将会在9月13-15日召开中国汽车俱乐部行业年会上发布。

       这一时刻值得广大同业人员期待。

《汽车俱乐部管理与服务规范》草案摘录

引  言

       汽车俱乐部作为汽车消费后市场中的综合性服务组织,已成为汽车消费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我国汽车服务产业链的完整性,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俱乐部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类型不断衍生,目前汽车俱乐部服务类型已涉及车务代办服务、汽车文化活动、车友社群服务、商品销售、线上汽车服务、汽车代驾、汽车救援、汽车改装、汽车美容装饰、汽车租赁、汽车配件销售等。而本标准的建立实施将指导、规范汽车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服务品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汽车俱乐部服务市场,促进行业管理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建设。

      本文件正文有关要求分为第四章“管理要求”和第五章“服务要求”两大部分。“管理要求”部分是对所有服务类型汽车俱乐部提出的基本要求,“服务要求”部分是根据不同服务类型汽车俱乐部的服务特征及属性而提出的相应要求,因此汽车俱乐部不但应遵循“管理要求”还应按所提供服务的类别遵循相应的“服务要求”。

      文件中规定的服务质量监督与改进的要求对于各类型汽车俱乐部管理与服务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车语寒

      文字作者为汽车俱乐部领域资深研究人员,本公众号转发仅仅为行业从业人员开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