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人日报》的一篇报道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记者以《代驾“不靠谱”事件频发,行业规范亟待优化》为题,报道了国内汽车代驾行业的部分现状。诚然,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驾服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便民服务。然而,在行业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问题也接踵而至。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我国代驾市场规模约达210.4亿元,同比增长7.95%。截至2023年11月,全国代驾使用人数超3.4亿人,订单总量破10亿。媒体曾报道,消费者在使用某代驾APP时,付费不及时便会遭受频繁催款;海口交警查获的代驾员王某竟处于醉驾状态;兼职代驾司机与平台签订的“合作协议”模糊,纠纷发生时平台常逃避责任;“黑代驾”产业链更是隐患重重,消费者难以辨别。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代驾相关企业众多,达72万余家,其中涉司法案件的企业有1.7万余家,占比2.34%。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也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协会积极作为:修订标准与考察经验 面对代驾行业现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积极行动起来,曾发布《汽车代驾经营服务规范》、《汽车代驾服务安全管理要求》、《汽车代驾员岗位技能要求》三项团体标准,这些标准得到行业内外的普遍认可。而2017年颁布实施的《汽车代驾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在新形势下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于是,今年9月9日,协会发布公告公开征集相关标准起草机构,对其进行修订,并拟更名为《汽车代驾服务管理规范》。这一举措旨在建立更为完善、贴合实际的行业规范,从根本上解决代驾服务中的安全、服务、管理等诸多问题。 另一方面,汽车俱乐部分会提出走出国门,考察外部先进经验。通过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代驾行业管理模式、服务标准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经验,为我国代驾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代驾行业的整体水平,还能使我国代驾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龙头企业应勇担责任:推动平台全面升级 在代驾行业的发展进程中,龙头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性的代驾平台应积极与区域平台联动,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在标准制定方面,龙头企业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应积极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中来,确保标准既具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使代驾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范可依。 人员培训上,要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不仅要注重驾驶技能的提升,还要加强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代驾司机的整体素质,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服务。 保险保障环节,龙头企业应联合保险公司,开发更完善的保险产品,覆盖代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为消费者和代驾司机提供坚实的保障后盾。 同时,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应用,优化平台的运营模式、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提升平台的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三、对行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协会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对代驾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修订标准能够规范代驾司机的行为,加强对其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例如,明确代驾司机的资质要求、服务流程规范等,确保消费者能享受到安全、可靠的代驾服务。同时,建立行业价格指导机制,可有效避免乱收费现象,保护消费者权益。 汽车代驾企业不论大小,都应推动平台升级,能促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走出国门考察经验,则能拓宽行业视野,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比如学习国外先进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代驾服务的高效调度、精准匹配,提高服务效率和透明度。此外,借鉴国外对代驾司机权益保障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改善我国代驾司机的工作环境,稳定代驾司机队伍,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消费者与企业的应对之策 在协会和企业积极推动行业变革的同时,消费者和代驾企业也需要积极配合。消费者应牢记在正规渠道下单,谨慎选择代驾服务,避免陷入“黑代驾”等陷阱,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关注财产和人身安全。代驾企业则要积极响应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号召,加强司机培训,严格把关司机资质,提升服务质量。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规范的代驾市场环境。